小载体激活大教育 明思路深度学雷锋
――艺术与设计学院系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系列活动
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在不久前召开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校党委杨震副书记首次提出了构建“大宣传”格局的理念,我们认为非常及时,非常到位,对于我们从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同志来说,这既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体现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体现了创建一流大学的创新精神,是一种大气魄、大视野、大手笔、大智慧的表现。
多年来,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站高一步,紧跟一步,想深一步,看远一步,积极作为,在推动我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格局上,有了一定的成效,我们的做法是:
一、精心设计,优化载体,着力提高宣传思想文化的吸引力
为什么同样开展一项宣传教育活动,有的单位搞的有声有色、成效显著而有的单位却悄无声息、效果不好,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在于是否设计了一个特色鲜明、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我们认为,载体创新的关键是在于载体设计要具有个性化。广大师生的思维跳跃在哪里,我们的步伐就跟进到哪里,延伸到哪里。对此我们院党委作了积极尝试,找到了几个载体创新点:
创新点之一:“典”石成金凸显集合效应
生活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一块石头孤立地放在一个地方就是一块石头,但如果把它赋予了生命,就是一种文化,一道风景。学院党委借鉴“低碳”概念,提出“低碳”学习理念,旨在探索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减少资源消耗、从大自然和生活中直接获取知识的教育或学习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低成本、高效益、无障碍、可持续、过程快乐。凭借灵感、直觉和顿悟,我们即刻想到了一个个静卧在黄家湖畔的景石,在广大师生中开展了面对名人名言下的思索――“典”石成金活动,要求师生自选、自拍一块景石,进行“自我思考、自我欣赏、自我剖析、自我解读”,并发挥其所长,用电脑自制成一幅PS彩色画面,院内院外,室内室外均可展。一“石”激起千重浪,“典”石成金活动不仅使广大同学从大自然实践中了解了什么是快乐愉悦学习法,更重要的是从名人名言中得到了思想的熏陶和升华,同时更是通过有意引进小而精的低碳理念,对思想教育中大而全的活动方式进行了一次小小的“颠覆”,我们把它上升为《“典”石成金法》“低成本、高产出”的“典”石成金法无疑对进一步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共收到作品300多件,并挑选近100件做成锦集,作为向建党90周年的献礼。
创新点之二:红色文化激励高昂斗志
“要使每一个载体都成为鲜活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材”,这是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的指导思想。我们不失时机,抓住契机,紧扣时代特征,做好、做实、做活“建党九十周年”这篇大文章,并从艺设学院师生特点出发,设计了“别样艺术红”红色系列活动,旋即掀起了“红色旋风”:走红色老区――访红军前辈(干部)――-品红色经典――征红色征文――看红色电影――发红色短信――写红色日记――搞红色演讲――抓红色记忆――唱红色歌曲――编红色词典――读红色典章――染“红”艺术与设计学院,既创新了红色载体,又丰富抒发了红色情感,还受到了红色震撼,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构成了独特的艺设学院红色文化,这是十分难得的“共赢”场面。其中如“今天是你的生日――向建党九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活动,我们要求每个党员大学生和积极分子更是用自己艺术的双手、双眼、双脚、双耳,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汇集成一个个精致作品向党的九十周年献礼,400多件红色礼物构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刘华才书记兴致勃勃参观完展览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创新点之三:微型党课见证以小见大
微型党课是艺术与设计学院倡导的一种党员思想教育新载体。它继承了传统党课的主要元素,又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一经倡导与推广,立即受到各师生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的热烈欢迎。所谓“微型党课”,就是以党支部或党小组为单位,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让“党员人人当教员”,由党员围绕一个主题,正确阐述、透彻讲解一个鲜明正确的观点,主讲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讲课主题围绕实际工作、活动主题、时代特点等展开,引入多媒体手段,不仅有生动的讲解演示,还进行深入的交流总结。而微型党课比赛则将同学讲课的热情推向了高潮。工设一支部学生党员自我讲解《共产党宣言》、艺设支部学生党员自我讲解《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和《雷锋精神》,原汁原味,有声有色。它具有变被动为主动,授课主体“新”、变长说为精讲,说教时间“短”、变单一为多样,讲授形式“活”的特点。学生艺术设计系党支部书记雷淑媛亲自上台演讲授课后深有感触地说:“微型党课活动对我们支部成为学习型党员的帮助很大。授课人要自己先学习,学出成效,听课人才能有收获,听得信服。微型党课活动就是‘逼迫’着每一名党员去学习去思考,从而营造了广大党员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工业设计系党支部书记吴青教授感叹道说:“微型党课激活党员的大课堂,党课讲台成了发挥才能的舞台,是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每一次授课都是对自己多方面能力的检索和考验,思想观念、工作技巧、意志品质都会得到升华。”学生党员黄云这样感叹道:“讲课党员通过选择课题、消化内容、提炼观点、进行讲演的过程,改变了以往普通党员在党课教育中存在的“听多、看多、思考少、参与少”的问题,党员们感到自己的写作能力、口才及理论水平均得到了提高”。
创新点之四:小小快板打出深刻内涵
“两访两创真是好,架起师生连心桥,教职员工齐参与,访创结合显奇效。学校党委作号召,学院响应认识高,访谈对象全覆盖,誓言一个不能少。交流思想德树人,学生成才须铸魂,促进和谐推发展,目标清晰有准绳。艺院班子方向明,未成曲前先动情,谈心技巧编成册,贴近实战先培训。”这是艺术与设计学院在“两访两创”总结会上,师生共同创作的一段快板书,由于喜闻乐见,轻松活泼又诙谐幽默而受到师生热烈欢迎。“警示教育很深刻,反面典型教训多。罪犯现身来说法, 毁了前途又毁家。廉政建设提醒卡,提醒干部你我他。”为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不断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我院动员美术专业的师生学生,用近70幅漫画的形式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用快板的形式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大大增强了宣传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高点定位,整体运作,把学雷锋精神活动引向深入
这几天,新校区主楼一楼展厅里正进行《百名艺院学子畅谈雷锋精神》的大型展览,三天多来,引来了数千名师生驻足观看并纷纷在留言簿上留言,一方面表达了对这次展览的高度认可,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雷锋精神的高度认可。
思路决定出路。近年来,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紧扣“什么是雷锋精神――为什么要学习雷锋精神――怎样弘扬雷锋精神”三大主题,对学雷锋活动进行了实质性探索,认为对大学生而言,无论是思想品质、还是道德品质,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雷锋精神进校园不可能“一进就灵”,学雷锋也不可能“一学就灵”,而是需要一个“知―情―信―意―行”的发展过程。知、情、信、意、行作为雷锋精神进校园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它们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和前提,“行”是目的和归宿。而要完成由“知”到“行”的转化,离不开情感和意志的作用。带着这种启发,我们把学雷锋精神活动分成了五个“推动步骤”:
1、突出一个“知”字,晓之以理,以“走近雷锋精神”为抓手,营造“千名学子话英雄”的良好氛围,使学习雷锋精神教育进入到认知层面。
选择路径:通过讲雷锋故事――听雷锋事迹――观雷锋影片――看雷锋展览――写雷锋心得――评雷锋征文等方式进行。
推荐方法:通过主题班会法――讨论辩论法――宣传鼓动法――条理分析法――材料分析法――价值澄清法等方法推进。
2、渗透一个“情”字,动之以情,以“歌颂雷锋精神”为抓手,掀起“颂歌一曲赞英雄”的活动高潮,使学习雷锋精神教育深入到情感层面。
选择路径:通过说相声――演小品――编舞蹈――诵诗歌――读日记――快报、影视――演话剧等文艺体裁形式来体现。
推荐方法:通过情境创设法――实践体验法――活动激情法――环境熏陶法――情感体验法――诵读经典法等来拉动。
3、立足一个“信”字,笃之以信,以“弘扬雷锋精神”为抓手,开展“崇高精神塑英雄”的经典活动,使学习雷锋精神教育深入到信仰层面。
选择路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杨善洲精神等民族精神来展示。
推荐方法:资源共享法――激情升华法――饮水思源法――参观访问法――报告演讲法――理论说服法等来强化。
4、着眼一个“意”字,持之以恒,以“升华雷锋精神”为抓手, 打造“自我完善学英雄”的内化能力,使学习雷锋精神教育深入到意志层面。
选择路径:通过自律自强――自奋自尊――自立自信――自省自胜等教育来融合
推荐方法:通过自我教育法――自我监督法――自我控制法――自我总结法――自我修养法――格言激励法――续写雷锋日记法等来塑造。
5、盯住一个“行”字,导之以行,以“践行雷锋精神”为抓手,强化“躬身实践做英雄”的修养工夫,使学习雷锋精神教育深入到行动局面。
选择路径:通过创“雷锋号”集体――树“志愿者”风尚――立 “雷锋式”楷模――兴“学雷锋”行动――做“雷锋式”传人等来实行。
推荐方法:通过目标导向法――自我完善法――自我规划法――榜样激励法――实践锻炼法――行为习惯法等来贯彻。
各位领导老师,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如何构建我校“大宣传”格局是一个殚精竭虑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撅而就,也没有现成答案和模式,在这里,既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也需要顶层设计,但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要我们有着等不及的紧迫感,输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责任感和坐不住的使命感,我们就一定能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开创我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小载体激活大教育,明思路深度学雷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