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孙怡冉 赵孟娇
王强,我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常务委员、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免疫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免疫学会肿瘤与微生态专委会主任委员等,2015/2016年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他的研究方向包括感染免疫及肿瘤与微生态等领域。近3年,他的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刊物发表20余篇论文,其中ESI高被引3篇;1篇被全球学者库评为2020年度中国感染病学领域高价值论文TOP100,排名第68;另外1篇被Scientific Reports杂志评选为Top100 paper in 2021。疫情初期,王强作为第一副主编,参与编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评选为“2020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2020年,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邀请王强作为第一副主编,迅速带领师生团队参与编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该手册由钟南山院士作序推荐,以20 种语言在 24个国家推广发行,中文版印刷了100万册免费提供给群众。
英译本发行后,一名法国医生来信,认为这本书能够真正救治很多生命,并用法文翻译全文,表示愿意无偿供编撰团队发行。
为寻求对COVID-19更有效的诊疗方案,王强团队穿上防护服,到医院采集病人的粪便样本。王强回忆:“为了找到肠道菌群的组成特征与患者的预后趋势,作为有效控制病情恶化的手段,我校吴清明教授常常一蹲数小时采集病患粪便样本,起身一阵头晕目眩,好几次差点晕倒。”这种在危难时刻勇于担当、全身心投入的专业精神,鼓励着整个感染免疫与肿瘤微环境研究团队。
“将基础医学的研究领域融入临床实践,加速患者受益,是团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取得较大进步的重要精神根源。作为武科大医学院人,为抗疫贡献力量是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王强说。
王强从事人体微生态和感染免疫方向研究。近年来,基于解决临床问题和多家医院开展了合作,期许能以人体微生态作为可行性高,安全有效解决多种临床问题的实践新思维,目前,王强团队已在儿科及肿瘤科的临床应用取得了一些出色的成果,并努力探索更多临床适应症的解决方案,提高病患生活质量。
该些研究成果已发表,并被权威期刊Nutrients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文肯定及引用。
王强团队始终认为,基础医学应该服务社会。多年来,在校科协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坚持开展多主题的健康素养科普宣教,先后获批“人体奥秘与主动健康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2019-2023年度)”“人体奥秘与主动健康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年度)”。
受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委托,王强在武汉市15 所高校组织共计 1440 人次的青年学生志愿者性健康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干预技能培训,对 1 万多名全校学生开展了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干预活动;协助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武汉市高校推广HIV 尿液检测包,完成 335 人次的社会组织志愿者艾滋病预防干预技能培训。
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urrent HIV Research、中国学校卫生、中国艾滋病性病、现代预防医学等刊物发表了5篇艾滋病预防干预相关的论文,并在2021 年出版了《高校青年学生艾滋病预防干预》,任第一主编,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王强表达对自己从事的基础医学教育的看法:“基础医学是最丰富的创造力和创新源泉,因为它们建立在求知的热情之上。基础医学扮演着干细胞的角色,为构建分化的组织和有机体提供材料,并能实现专门的功能和应用。我们期待,能以最前沿的基础医学相关科研来拓展医生的视野,并实践于日常的诊疗工作中,最终会让患者在临床受益。”
上一条:陈平安:年轻人,就要不轻松
下一条:郑琼梅:用心做学问 用爱授好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