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社会常识素养课,帮大学生迈好进入社会“第一步”

2022-12-21  点击:[]

光明日报记者 周世祥

理财入门知识、理财工具、常见理财骗局……这学期,一门理财公开课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与学生们见面。“进入大学后,很多同学是第一次自己管钱,希望通过理财课,教同学们更合理地规划各项支出,少在投资上踩坑。”授课教师表示。

“从校园出来,‘第一课’就是接受社会的‘毒打’!”这是部分毕业生的吐槽。面对越发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不少从“象牙塔”里走出的大学生直言“没有做好准备”。有的因为不知道劳动合同究竟该防哪些陷阱、被毁约不知如何维权而在求职上吃亏;有的选择落脚大城市,却发现“租赁平台和房东满是坑”;有的挣到了第一笔工资,却一不小心踏入“消费贷”等理财、金融、消费类陷阱……

就业季,网络话题“大学生真的很需要这门课”悄然登上各社交平台的热搜。面对大学生走向社会“第一步”面临的种种难题、风险,部分高校尝试开设了恋爱课、法律通识课、财经素养课、健康素养课等社会常识素养类课程。这类课程究竟能否缓解大学生走向社会“最初的迷茫”?记者进行了采访。

1.从“父母宝贝”到“社会人”,课程走俏凸显求知渴望

“开了好几个班,每天有课,周六周日更是全天上课。”2008年,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晶开设课程“婚姻家庭法”,火爆程度超出了她的想象。她表示,由于今年选修人数又爆满,课程在两个校区共开了三个班,每个班200多人。

“婚姻并不是一纸证书那么简单,在大学里需要有一门课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庭关系。”张晶分析,课程之所以如此“火爆”,是因为近年来学生们对婚姻方面的知识需求越来越大,“课程内容涵盖了婚姻的传统文化和家庭生活中需要运用的法律知识,能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

“这课很难抢,要拼网速和手速,我很幸运地抢到了。”让该校城乡规划专业2020级学生鄢玥琳觉得“值得”的另一门社会常识类“爆款”课,是法学与经济学院教授贺尊开设的通识选修课“恋爱婚姻经济学”。

记者注意到,该课程“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剖析恋爱婚姻中的种种行为”,以经济学理性分析“怦然心动”能否通向幸福,可谓直击学生的需求“痛处”。课程不仅向青年学生指明恋爱之路在于“先好好地选择你的爱,然后好好地去爱你的选择”,而且针对“天价彩礼根源在哪儿”“结婚行为传递何种信号”“养孩子为何越来越贵”“婚姻制度如何演变”“好的婚姻形式如何产生”等诸多现实问题,展开由表及里、深入浅出的分析。

贺尊把该课的能力目标设定为初步掌握有关恋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恋爱的成本和收益分析、婚姻制度的社会演化、交易成本经济学与家庭分工等,提高恋爱、婚姻过程中的理性行为抉择能力。“开设本门课程,不仅希望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知识和原理,使其能够分析恋爱婚姻家庭中的行为抉择,更希望学生学会运用经济学独特的分析视角、解释人类行为的智慧,为构建美好生活提供智力支持。”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陆亭看来,社会常识素养课在高校受到“热捧”体现了高校学生面向未来不确定性渴求全面发展的心态。“进校门前是孩子,是父母的宝贝;出校门后是人才,是国家的栋梁。大学是使学生由‘家庭人’转变为社会人的中间转换器,毕业后学生走向社会,不仅要能自食其力,而且要尽到家庭和社会责任,这有赖于大学对学生的专业化培养和全面素养培育,这类课程就是很好的载体。”

全文: http://qnzs.youth.cn/tsxq/202212/t20221221_14208434.htm

上一条:中国青年网:武汉科技大学研支团开展道德讲堂与团日活动 下一条:荆楚网:全力以赴完成疫情保障医院通气任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