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人 以文化人 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2012-12-19  点击:[]

——武汉科技大学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纪实

武汉科技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湖北省属重点大学,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教职工2600余人。学校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凝练了“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校训,形成了“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铸就了“坚韧不拔,勇承重载,崇实求精,表里如一”的钢铁品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突出的学科优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13万余人。

两年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省文明委、高工委和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抓手,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科学发展。现在,我代表学校党委将我校2011—2012年精神文明创建情况向高工委检查考核组汇报如下: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

一个团结和谐、朝气蓬勃的领导班子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学校党委非常注重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以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关键,切实提升领导班子引领学校事业发展的能力。

1、着力打造学习型的领导班子。学校党委要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自觉做学习的模范,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集体。一是加强集体学习和培训。每年年初制定《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紧密结合形势和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精选学习专题,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8次。2011年学校党委组织全校161名处级干部参加全国教育管理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党委书记刘华才亲自为教工支部书记培训班授课。理学院党委荣获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二是加强领导班子成员个人学习。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研读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调研相结合。近两年,学校领导班子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刘华才书记的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叠加效应的研究与实践》获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三是加强学习督导与检查。以检查理论学习记录为重点,加强对二级中心组学习的督导力度,同时把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把理论素养、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2、大力开展创建“五好”领导班子活动,坚持“两级同创”。学校从总体目标和“五好”标准均分类分层提出了要求,对校级领导班子重点强调把握大局,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努力做到“五新”;对中层领导班子重点强调执行力建设,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做好“五有”。出台《关于加强学校和中层“五好”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努力建设“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的干部队伍。创建活动增强了领导班子政治素质,提升了工作能力,密切了干群关系,取得了较好效果。

3、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和两访两创活动。在创先争优中,全校共设立党员先锋岗位5800个,包括帮困扶弱岗、环保卫士岗、节能减排岗、文明风尚岗等100余种。全体校领导结合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点评工作。群众对创先争优活动的满意度超过了90%。我校的“两访两创”工作,特色鲜明,成绩显著。一是实现了全覆盖,二是领导引领作用突出,9名校领导、245名处级管理干部、2617名在职教师、28256名学生参加了访谈活动。此外,我校还坚持扩大访谈覆盖面,将后勤集团、资产经营公司、图书馆、校医院、附属天佑医院等直属单位职工以及离退休教职工纳入到访谈工作范围。学校两访两创工作得到省委的肯定,荣获“湖北省高校两访两创先进单位”。

4、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廉政建设。一是学校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廉政体系建设“1+6文件”精神,校领导主动带头,结合工作分工和岗位职责,完成了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学校廉政风险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得到了省纪委检查组的高度评价。二是注重党风廉政长效机制的建设。党委每学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反腐倡廉工作。举办新任处级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签署廉政承诺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年初与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年终学校领导班子和副处级以上干部在年终考核中述职述廉。三是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过好民主生活会,努力营造廉政氛围。今年5月,校纪委组织所有处级以上干部赴洪山监狱接受廉政教育。

二、文明创建成果丰硕

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是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的重要途径,是不断提高师生文明素质的有效形式。

1、文明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健全,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学校设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学校党委书记刘华才任主任,副书记杨震、孙国胜任副主任,各二级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任委员,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由党委宣传部部长兼任,各二级单位也相应组成专班,并根据学校人事变动及时进行调整、充实,从而使我校的文明创建工作始终高效、有序的进行。

2、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学校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出台《武汉科技大学文明单位创建实施办法》,拨出专项经费。宿舍文化艺术节、百佳宿舍、优良学风班级、文明处室、文明教研室、文明家庭等基层文明创建活动在我校深入开展,水平逐步提高。校工会组织开展“读好书、强素质”活动,向工会、教代会干部发放书籍,组织学习交流。各级工会以“模范教职工小家”建设为抓手,以“教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建设为载体,以“唱校园和谐、展巾帼英姿”为主题,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能力不断提升。后勤集团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推行微笑服务,开展“文明餐桌”活动,设立“文明用餐监督岗位”。文明机关建设是创建活动中的一个亮点,机关党委推出了“首问责任制”、 “机关工作十不准”等制度,“校长信箱”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武科大官方微博上凡是意见或建议性的跟贴,都转至相关部门予以落实并回复。积极参加武汉市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按质按量完成青山区文明委布置的任务。2011年,我校工会获湖北省教育系统“模范教职工之家”称号;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被授予湖北省教育系统“先进女职工委员会”。

3、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学校始终将建设节约型校园作为一项日常重要工作,注重落实。全年完成各类招标105项,总经费达5000余万元,保障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和基本建设需要。2011全年水电费开支比2010年减少了4%。后勤集团开展“农校对接”,2011年餐饮采购成本较2010年节约近300万元,从而保障餐厅饭菜供应价格的平稳,获全国高校“农校对接与食堂采购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后勤集团餐饮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食品卫生先进单位”、“武汉市节水先进文明单位”称号。

4、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11年我校新增注册志愿者5380人,全校注册志愿者达13000人。每当节假日,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田间、街头、社区,为民众服务。医学院 “白衣天使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医疗咨询、访问敬老院、预防艾滋病宣传;环保志愿者协会,开展义务环保宣传活动,在校园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校团委积极开展向日葵计划、关爱农民工子女、帮扶留守儿童等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与碧云小学、阳新县王英镇彭堍(tù)初级小学和阳新县洋港镇田畔完全小学确立了“一对一”帮扶关系。学校荣获“2011年湖北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绿联社被评为2011年度湖北省优秀社团标兵。

5、普法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开展“法制进校园”和“ 12•4”普法宣传活动,举办模拟法庭,青山区法院还把真正的庭审搬到黄家湖校区,给广大学生以直观的普法教育。文法学院法学专业教师带领学生组成的“法律援助中心” ,青山司法局上门为他们挂牌,给社会上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提供免费服务。学校多次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为广大师生员工举行普法讲座,举办普法知识竞赛和普法工作检查。通过普法教育,我校师生员工的学法、知法、守法意识普遍加强。

6、学雷锋活动持久深入。学雷锋活动是我校的一项常态活动,在今年这项活动得到进一步加强。年初制定了学雷锋活动方案,制作了“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专题网站,启动了“学雷锋 做传人 树新风”系列活动仪式,利用校报、校园网、学校官方微博等媒体解读、宣传雷锋精神,大力开展培育雷锋班级、雷锋社团、雷锋标兵和广泛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举办“重温雷锋精神,争做时代青年”座谈会和学雷锋宣传版集中展示、评比。涌现一批学雷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管理学院学生刘磊磊为捐献自己的血小板救助一个素昧平生的警察,突破重重阻碍,辗转行程超过2000公里。《中国青年报》冰点进行了采访报道,团省委授予他“湖北省杰出青年志愿者”光荣称号。

三、思想道德建设富有成效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使命,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我校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开展了多层面的道德实践,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和模范群体。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学校利用重大事件、重要纪念日、节庆日等经常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校重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教育,30年来,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去红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从未间断。让党、团支部在社团安家,使社团成为学生思想交流、学术研究的平台;构建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进网络、进社团三位一体的立体空间。

2、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学校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校的作用,加大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定期研究分析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把学生入党前、入党后的培养、教育统筹起来进行。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规范程序、保证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和数量。2011年学校共发展学生党员2674名,全校学生党员6149名,党员比例达22%左右。学生支部活动丰富多样、特色鲜明,如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微型党课”;理学院学生党总支的“微博墙”、管理学院“红色青春党员服务站”等。

3、积极探索人文关怀叠加效应。一是构建一体化的困难学生帮扶叠加体系。学校高度重视“四困学生”(学习困难、经济贫困、心理困惑、就业困难)的帮扶工作。全校预警学生转化率由2008年的55.85%上升到2011年的64.43%,二是实施双轮驱动的“教师-辅导员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叠加体系,积极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结合”的教学平台、实践平台和研究平台。三是构建三维融合的人文关怀平台叠加体系,打造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立体空间。校长每年都率领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学生面对面,就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现场进行协调解决。

4、加强师德师风制度建设。学校制定了师德规范、教师学术规范,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师德师风成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职务聘任、职称评定、评奖评优、出国进修等工作中,实行 “一票否决制”。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先进教师的传承示范作用,学校通过“三育人”标兵、十佳青年教师、教学名师、教学模范、教学新秀等先进典型评选工作,在教师身边树立可亲可近、可观可学的楷模。仅今年,学校就评出各类先进典型165名。校报在2011年初推出《关注基层》栏目,树立“平凡人”典型10余人;2012年在《教授走企业》栏目推出教师典型8人。资环学院辅导员刘晓云入围2011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00强,张一敏教授2011年荣获 “湖北省劳动模范”和“中国钢铁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邓泽宏教授被评为“湖北名师”,邓旭东教授荣获“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5、发挥典型的先锋模范作用。学校既注重挖掘、培育和宣传生活在学生身边的优秀典型,注重发挥先进典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模范作用,从而带动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每年开展“我身边的好团支书”、“榜样力量•十大魅力学子(团队)”评选活动;树立了“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解砾、“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付文杰等创业典型;科技创新典型周庭哲入围“2011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50强;在全省五四表彰中,涌现出1个红旗团支部、1名全省优秀共青团干部、1名优秀共青团员,为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

四、文化建设独具特色

学校由钢铁而生,因钢铁而兴,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凝炼出了以“坚韧不拔、勇承重载,崇实求精、表里如一”为内涵的钢铁品质。学校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深入实施“钢铁品质教育工程”,塑造了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1、以钢铁文化铸就钢铁品质。学校以钢铁文化建设为载体,系统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陶冶了师生高雅的情操,增强校园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学校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品牌整合力度,逐步建成了青山校区主楼广场、黄家湖校区杏坛广场、沁湖露天大舞台为代表的文化广场,成功打造了一批广大师生耳熟能详的文化品牌: 沁湖诗会、校园人文十景、五月的花海、时事讲堂、崇实讲坛、《院长访谈》、《书记访谈》、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女生节、艺术专业学生作品展等等。举办“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读书活动、网上知识赛、征文比赛、诗歌朗诵大赛、大学生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学校还通过实施“朝阳工程”、“文明修身工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开展各类大学生素质教育报告会125场,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今年暑期,全校共有7000余名学生参加了以“党旗引领实践,红色点亮青春”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11年,一项校园文化成果获湖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年一项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研究成果获教育部三等奖。

2、课外科技活动成果优异。以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学科竞赛、大学生科研活动等为途径,全方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在国内外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11年取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35项。其中标志性的成果有:在世界机器人足球大赛中再次蝉联2项世界冠军、在国际数学建模比赛中获一等奖、在国际炼钢挑战赛亚太区预赛中获得第一名。2012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立项228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各项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取得良好成绩,共370人次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2012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在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中获全国三等奖4项。2011年,学校被授予“湖北省十大创新高校实践基地”称号。

五、民主管理科学规范

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必定是体现人文情怀、实行民主管理的学校。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加大力度、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引导师生参与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1、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学校制定下发了《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中共武汉科技大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关于党政领导班子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办法》等制度,强调党委对学校的集体领导,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建立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凡涉及学校的“三重一大”问题,必须经过党委常委会或校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学校还坚持每周一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委常委会和全委员,统一部署协调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按照制度决策、依靠制度治校的工作机制。

2、学校率先在湖北高校试行党代会常任制。5年一次的党代会变为年年开的“例会”,党代表真正成了师生的代言人。学校党委按照《武汉科技大学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实施细则(试行)》要求,坚持落实了党代会年会制度、党委常委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制度。2011年3月27日~28日,学校按照党代会常任制的要求,学校召开了二届二次党代会暨三届二次教代会、工代会,审定通过了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1年6月13日、12月7日,学校分别召开党委全委会,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代表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汇报了工作,并且审议通过了“学术委员会调整方案,科学技术发展院、研究生院成立方案,纪委监察审计合署办公以及暂停处级干部退二线政策”等重大事项。

3、坚持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学校制定了《武汉科技大学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坚持每年召开各级教职工代表大会,由校长向教代会常委汇报工作、基层学院院长向学院教代会报告工作。2011年学校党委分别就千套工程、十二五规划、岗位设置等重大事项召开教代会常委会议3次。学校制定了《武汉科技大学校务公开工作的实施办法》,坚持通过座谈会、新闻发布会、微视频新闻发布会、文件通知、工作通报、公告栏、电子显示屏、新闻媒体等渠道,对学校的招生、采购招标、干部竞岗等工作进行公开,力求最大限度地扩大党务校务公开覆盖面。

六、环境建设优美和谐

打造优美和谐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年来,学校把校园环境建设作为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思想,大力推进“校园美化、校园绿化、校园净化”等综合治理工作,优化了育人环境。

1、打造一所美丽的校园。高度重视校园环境的硬件建设,在学校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校园环境建设倾力支持。近两年,建设的项目有:沁湖周边景观改造工程、环湖路围墙改造工程、学生宿舍智能化门禁系统改造工程、青山校区停泊车位建设工程、校园绿化工程等。对文化景点如雕塑的建设,只要有经过论证了的成熟方案,不受经费预算限制,计划外拨付。我校学生活动场所——“青春驿站”等功能齐全,设施利用率高,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2011年,校园绿化完成各校区的逾1000亩的绿化任务,2012年移栽大型树木近3800株。为杜绝污染,保护校园环境,学校投入500多万将全部燃煤锅炉拆除。学校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严格执行卫生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卫生防疫和师生保健工作。

2、打造一所平安的校园。学校十分重视加强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平安校园。抓信息预警,加强学生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努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抓综合治理责任制完善,落实二级安全责任人制度,强化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实行年终创安考核制度。抓学生宿舍安全管理,保卫处合理划分了巡防区域并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抓消防排查,深入落实“四个能力”建设。抓预防培训,师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等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了逃生自救能力。抓安全教育,安全宣传教育方式生动活泼,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抓周边环境治理,协同地方公安机关,清剿学校周边可能危害学生安全的隐患。今天暑假,拆除仁和公寓和青山校区之间的“脏、乱、差”一条街。

3、打造一个安全的校园网络。学校以校园网、新闻网、各二级单位网站和“沁水青山BBS”论坛为依托,建立了一支思想过硬的网络舆情监控管理队伍,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 对校园网和我校网络服务系统有关的武汉科技大学舆情实行实时监控,并发贴、回贴进行正面引导,编辑《舆情简报》,保证了学校的网络安全。

七、公益活动广泛参与

加强文明共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对外辐射是武科大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学校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服务地方建设,文明共建成果累累。

1、立足行业,服务地方。两年来,学校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相继与武钢、鄂钢、新冶钢等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同时积极拓展科研外延,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武汉市,学校先后与新洲区、青山区和桥口区加强合作;在湖北省,先后与黄石、孝感、十堰、荆州、应城、老河口等地市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在湖北省加快推进科教强省工作会议上,我校作为省属高校的唯一代表在大会上作《发挥科研优势 服务湖北发展》的发言。

学校高度重视“结对共建”和“三万”活动工作,投入人力、财力,积极参与结对共建村的建设。2011年以来,学校领导先后13次深入结对共建村。党委书记刘华才、校长孔建益先后率工作组到保康县黄堡镇张家沟村和大悟县宣化店镇大堰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党委副书记孙国胜带队到大悟县宣化店举行了“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并慰问当地贫困党员。2011年共建村旱情严重,学校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捐款近4万元。

2、环境开放,服务社会。两年来,学校开放学术报告、实验室等为社会服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矿物标本陈列馆成为青山区中小学生科普基地,管理学院、文法与经济学院多名教授成为省委讲师团成员,黄家湖校医院挂牌为青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村民服务,附属天佑医院党委更是组织或参加了“健康义诊进社区”、“家庭医生健康社区行”、“万名医生进社区”、“情暖北港”、“情暖南湖”等多项社区义诊等活动,2011年学校还响应省委首届“博士服务团”工作号召,选拔了3名优秀骨干教师深入基层开展博士服务团的各项工作。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部署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被评为“武汉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厅授予“省直管卫生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八、业务工作成绩斐然

1、学校以精神文明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学科优势进一步巩固。2011年学校新增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学校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硕士点8个。目前学校拥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点数量在湖北省属高校位居首位。学校被评为湖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博士后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科研实力进一步彰显。2011年学校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学校已连续六年获得14项国家科技大奖。2011年,学校共获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项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获批教育部社科司人文社科项目6项,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

3、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新跨越。学校获批为国家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获批为国家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新进展,合作高校、来访学者的层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仅2011年,学校与英国莱斯特大学等知名大学签订合作协议13份。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11%,继续位居湖北省高校前列。

两年来,我校的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2011年荣获“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荣获“湖北省高校两访两创先进单位”、“湖北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学校的发展,受到媒体的关注。近两年校外媒体报道学校办学成绩2000余次,网络媒体转载6000余条,其中在《新华网》、《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发稿50余篇。但是,我们深深认识到,文明创建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不断完善。我们决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为契机,把我校文明创建工作推向新台阶。

上一条:武汉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2012年工作总结 下一条:树一座红安精神的丰碑——武汉科技大学革命传统教育三十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