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的影响力之一】 柴利:信息领域的“完美”追求者

2019-04-10  点击:[]

开栏语: 教授,若其在某个领域做出了影响力,就是有实力、有水平的,也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从某种意义上,教授的影响力决定学校的影响力。本学期,校报开设《教授的影响力》系列报道,宣传学校专家教授们在某一领域取得的特殊成就,讲述他们服务社会、影响社会发展的故事。我们将精心制作每一篇稿件,呈现给广大师生。

信息领域的“完美”追求者

记者 程 毓

柴 利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滤波器组框架理论及应用、网络控制理论等领域研究。

柴利在青年学者民间学术沙龙上发言

“上周在《IEEE》上发了一篇论文。”信息学院柴利教授告诉记者。《IEEE》是信息领域里国际最权威的学术期刊,地位和SCI相同。

这篇关于图象处理优化方法的论文,2013年初就成稿了。因为不能“容忍”论文里有任何“瑕疵”,两年里他一次又一次地“精雕细作”,前后用过的稿纸摞起来有10多厘米厚。

追求“完美”,让他不断收获成功。

近年来,柴利以第一作者投稿《IEEE》8篇论文,无一例外“一投就中”,令业内人士一次又一次为之惊叹。

出色的青年学者

“作为学者,要有品位,追求最好的研究结果。”这是柴利对自己的要求。

走在路上,做着家务,阅读文献。经常地,柴利的头脑里“灵光”一现,赶紧找纸笔,写写算算起来。

这样的场景,几乎天天上演。推理过上千的公式,演算过上万的数据,但大都没有形成任何成果。他解释说:“有的做不出来,有的做出来了,又没有太高的价值。”但他就是“上瘾”,甚至“乐此不疲”。他说:“也许,这就是科研的魅力吧。”

柴利在香港科技大学读博士时,师从丘立。这位控制理论的国际知名专家,曾为一个问题做了10年研究。他一直坚持,最终做出“漂亮”的成果。导师对学术的严谨和执着,深深地影响了他。

信息领域的基础研究,国外的研究水平远高于国内。十多年来,柴利专注地研究国外文献,桌子上、电脑里,全是下载的英文文献。这为他做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博士毕业后,他申请进入澳大利亚知名学者张竞新的实验室做博士后。看文献,写算法,几乎每天工作至深夜一、两点。他执意探寻没有人做过,且有意义的研究方向。一年过去了,研究没有进展;延期一年,即将出站时,他终于在控制与信号方面有了新“点子”。而在这期间,他阅读了数百篇文献。

厚积薄发,2007年开始,柴利不断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李衍达教授赞赏他:“有思想,有创新。”德国科学院院士Boche教授在多篇论文中引用他的论文结果。

2012年他了解到,一位知名学者用“叠加算法”做图形重构研究在学界普遍应用。这种方法要通过成百上千,甚至上万次反复的计算,将模糊的图像还原成清晰的图像。

“能不能找到更简单的算法呢?”柴利想。他埋头演算了几个月,没有任何进展。

一天,他突发灵感,用几何方法试试?经过几天的演算,竟然得到了“求解公式”,只要把相关数据放进该公式,一次演算就能得出结果。该成果撰写成论文发表后,在学界引起不小的“震动”。

柴利的护照上,密密麻麻地盖满出入各个国家的印章。他先后受邀到美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与国际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受邀担任第8届IFAC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受聘《IEEE》汇刊系列论文评审专家,成为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员。

柴利,年轻的身影,活跃在世界高水平的学术舞台上。

助力学院一年获10项国家基金

一直喜欢读国内外科学家的传记,柴利发现这些科学家们具有一个共性:传承科研思想和精神。于是,他也这样要求自己,并身体力行。

“柴利老师的鼓励,带给我人生重大转折。”信息学院青年教师李晓卉说。6年前,她和柴利在办公楼偶遇,聊起自己在做“传感器网络”研究。不久,柴利将她推荐给相关研究方向的一位韩国学者。这位国际知名学者提供李晓卉全额资助,赴韩做学术研究。

在访学的两年期间,李晓卉完成国家级项目2个,发表EI论文4篇,SCI论文1篇。回国后破格晋升副教授,次年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她说:“这些成绩,都是我以前不敢想的。”

经柴利引荐,先后有20多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获得出国访学研修的机会。他还用研究经费资助30余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学院里,经常能看到他和青年老师交流的场景。特别是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前,他拿出自己申请成功的项目书给老师们作“参考”。老师们写好项目书,都请他“把关”。从选题和思路,到结构和表述,他每份都仔细看,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老师们。

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2012年信息学院有10项国家基金获批,历史性地成为全校第一。

2013年,刚满40岁的他,被选为学校信息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

荣誉就是肩头的“责任”

出色的科研能力,使柴利在学术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4项。

面对获得的各项荣誉,他深深感到的是“责任”。

柴利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仪器科学及测控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控制与决策年会程序委员会成员,湖北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议专家,学校信息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在各种学术会议上,他大声呼吁:“要做高水平的研究,做对自己有要求的学者。”

在国内外求学、工作和交流多年,他结交了一批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他积极将知名学者“请进来”,先后邀请美国“终身教授”周克敏,澳大利亚“首席教授”付敏跃等20多名国际知名学者来校学术交流。

他担任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的负责人,竭尽全力地推动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带领团队把自动化专业建设成为国家特色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

最近,他发起青年学者“民间”学术交流,组织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青年学者们汇聚一堂,讲述和分享研究成果,探讨问题和困惑,激发青年人的科研热情和合作愿望,在校园掀起了学术交流的热潮。对此,《中国教育报》进行整版大篇幅的报道。

柴利,有才,给力!

柴利在澳大利亚参加IEEE ICIP会议

记 者 手 记

程 毓

走进柴利的办公室,一排银灰色的书柜贴墙而立,书装得满满的。仔细一看,不仅有他研究的信息、控制领域的书,还有大量历史、哲学、艺术书。

当记者询问他做学术的理念时,他起身从书柜里取出一本书《一个数学家的自白》,是20世纪最优秀的数学思想家哈代写的。他翻到其中一页,读出声来:“只有最原创的工作,才有长久的价值。”这句话深深地影响着他。

2003年到2006年,柴利曾“沉寂”了整整4 年。每天埋头看文献,写算法,执着地寻找没有人做过的研究方向,直到2006年才做出一个“漂亮”的结果。该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上,是他4年中发表的唯一一篇论文。

“没有那4年的积累,就没有后来的爆发。”他感慨地说,“痛苦,是每个成功的科研工作者必须经历的,只有坚持下来,才会有收获。”

从事科研工作20多年,他执着地坚守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品味和责任。

“做学术,要对自己有要求。”每一个研究内容,他都千辛万苦地“千挑万选”;每一篇论文,他都“精雕细作”地苛求完美。

他做的研究,只有20%左右变成“成果”。他乐在“研究过程”中,只要觉得“有趣”,他就会做做。

他关注各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看到国内外学者做出好的研究成果,他由衷地赞叹,“很有趣!”“思想很不错!”“结果很漂亮!”他解释说:“学术需要多样化,就像物种需要多样化一样,这样才能促进学术的发展和创新。”

他身体力行,在学术圈推崇严谨的科研精神,积极倡导“不要参加低级的学术会议,不要写凑数的论文”,影响着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敢于攀登学术高峰。

培养学生,他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和方法。他要求学生“我们虽然不是211、985高校,但要向上看齐,按最严、最高的来做”。每个研究生的桌子上,都堆放着厚厚的英文资料和杂志,他的研究生只看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他对学生说:“是否名门正派,一看‘招数’就知道。”每年国内的学术会议,他拿出经费,带着所有学生参加,“做学问,要开阔视野”。

严师出高徒,他的博士生盛玉霞,在信号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并获得出国研修的机会。还有硕博连读的学生罗旭,在国内学科排名第一的3个学术期刊上都发表了论文。

柴利,在沉默中坚守,在爆发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上一条:【科研一线】张春桃:让连续结晶梦想成真 下一条:叶义成:“点石”成金 “矿世”情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