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周阳:好学以力行 崇实为创新
记者孙鸿宇
丁周阳,协同创新中心2017级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7年“校长奖章”(本科)、2020年“校长奖章”(硕士)获得者。曾荣获“十大魅力学子”、“沁研学子”等荣誉称号。
硕士期间,获“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省级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6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3篇,EI收录文章2篇,中文核心1篇;获201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发明专利授权1项、发明专利公开9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
获2019年国家奖学金、2018年许家印特等奖学金、材谷金带创新创业奖学金。
学生工作是“科创催化剂”
从大一到研三,从院学生会到校社联再到研究生会,在丁周阳的履历上,学生工作这一项从未缺席过。
学生干部要求能说会写敢做,但刚进大学时的丁周阳是胆怯的,不敢说不敢写不敢做。迷茫和内向让大一时候的丁周阳很苦恼,有一次正巧碰上学校各个组织招新,他鼓起勇气上前竞选了班级团支书和校社联干事。
丁周阳回忆:“当时心里暗想着,得做出一些改变了,想通过这种方式锻炼自己。”
对于班级团支书来说,上台演讲是家常便饭。丁周阳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在崇实会堂演讲的经历,“紧张的冒汗,脑子一片空白,口齿不清。”丁周阳说,当时是各班的团支书进行的演讲比赛,自己因为没经验和太紧张,导致表现很差。
后来的一次次的演讲经历中,丁周阳总结经验,对自己更有信心,演讲表现越来越好。
答辩,是各大科创赛事及学术报告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精炼流畅的答辩可以清晰的向专家老师们阐述自己的项目,是一个大加分项。
“现在每次答辩和报告,都可以从容应对。”丁周阳说,“很感谢这些年学生工作带给我的成长。”
如今的他,现身于各大赛事和学术会议中,累计公开报告、答辩近百次。从校级平台讲到国家级平台,清晰精炼的发言,获得各方导师的一致称赞。
对于学生干部来说,做PPT、撰写资料和采写新闻稿是必备的技能。新闻稿讲究逻辑,需要敢于采访和一定的写作功底。丁周阳回忆,初次接触新闻稿的时候,很难上手,但觉得很有意思。之后每一篇新闻稿,他都精雕细琢,向学生记者请教。在校几年,丁周阳把自己变成一个“业余通讯员”,在长江日报、长江网、中国青年网、武科大新闻网等媒体上发表了新闻100余篇稿件。
如何用最少的文字讲清楚科研成果?如何构造清晰有条理的文章结构?丁周阳把在学生工作时,从新闻稿中所学到的逻辑结构和炼出的写作功底,运用到学术论文当中。让论文清晰易懂,更有说服力,为科创添增不少色彩。
学生工作期间打下的写作功底,成为了丁周阳科创之路上强劲的“助推器”。
“从一上台就胆怯到可以从容应对各种答辩报告,从一写文章就头疼到写出一篇篇精炼的论文。”丁周阳说,“每一段经历都是值得的,这些年的学生工作,是我科创路上的基石。
专注科创“从无到有到佳”
“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在校长奖章的申报材料中,丁周阳写道。
一间小教室,七八个学生,一个月的培训,大二时的丁周阳开启了他竞赛之路上的第一道门。
当时正逢机械学院的科技创新夏令营发生改革转型,从单一的机器人赛事到进攻“互联网+”赛事,丁周阳借此机会留在了科创夏令营,开始了竞赛之旅。
知识储备不足和想法不够成熟,是低年级阶段学生参赛的两个大难题。
针对当时互联网平台还未成熟,丁周阳团队提出做一个校园类“跑腿”APP,类似于今日的“美团”,策划写了一个多月,来回改动了3.4次。最终因没有设计经验,专业知识储备不足,项目只能停留在想法阶段,无法将其实现。
“当时的想法很多,但都逃不出已有的逻辑模式,没有技术,想法也不成熟,才导致了失败。”丁周阳说。
“做任何事情,方法永远比困难多。”初试的失败并没有让丁周阳就此放弃。吸取前面的教训,丁周阳不断模仿和学习其他优秀参赛作品的设计思路,来寻找自己独特的设计经验。在当时的班主任、也是指导老师的蒋国璋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逐渐明白了赛事创新方案的设计方向和制造作品的技巧。
3D打印技术初入市场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这种高端技术很先进很火,开始逐步商业化。但对于群众来说,依然存在一定的门槛,距离人们去消费有一段距离。
大三时的丁周阳和团队提出要建立一个3D打印服务平台,便于人们能够更快更好的去”网购”3D打印产品。通过服务平台,消费者仅需输入自己想要的物体形状,便会出现数十种模型供其选择。在线上下单后,7天之内,产品就可以直接寄到消费者手中,满足人们对于消费高端技术的需求。
经过团队数月的努力,该项目获得了“创青春”大赛的国家级铜奖,这是丁周阳成功做出的第一个项目。
同年,经指导老师江志刚教授介绍,丁周阳加入了优加团队,和武汉理工大学学生达成合作,共同研究关于智能婴儿车的课题,参加“互联网+”大赛。
武汉理工大学团队负责控制算法,丁周阳团队负责机械设计。面对全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团队遇到了瓶颈。
“由于没有先例,我们只能通过看论文、查专利等方式来搜集相关资料,每天花在万方、知网等各种数据库中查阅资料的时间就有4、5个小时。”做设计研究的那段时光对丁周阳来说,记忆犹新。
“学习新东西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丁周阳想起江志刚教授曾对他的教导,他开始带领团队转换思维,改变以往的盲查泛学的模式,进而研究具体婴儿安抚的科研事例。
“如何能让它自动避让障碍物?”、“如何能让它自动检测环境信息?”丁周阳团队带着一个个的问题去定向研究。
查阅了数万字的文献,结合团队的想法,他们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通过检测儿童的体温、摇晃状态、哭闹声等方式,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判断婴儿状态,启动系统来实现安抚,成功给婴儿车搭上“黑科技”。
项目历时近两年,最终获得了“互联网+”大赛国家级铜奖和省级金奖。同时,实现了科创成果转化,成功的生产出了实体智能婴儿车,项目也融资孵化成功。
曾经的指导老师江志刚教授变成了如今丁周阳的研究生导师,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丁周阳的科创之路“从无到有到佳”,硕士期间斩获科技创新竞赛省部级以上奖励26项、获201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各项专利授权/公开共20项并发表高水平SCI收录论文3篇。
为科创赋予“温度”
“为科创赋予温度,让公益触手可及。”这是丁周阳在“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业项目中,发起“壹起邦公益服务平台”的初衷。
了解到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比例持高不下,脱贫进程十分坎坷,丁周阳希望能通过让科创走进公益,实现科创的另一种价值。
前期调研时,丁周阳走进了黄冈市罗田县东安河小学。他发现这里的留守儿童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询问情况才得知,由于当地经济条件落后,无法吸引青壮年留下务工,导致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同时,丁周阳发现当地的柿子树和板栗树是其特色产业,便筹划通过发展“垂直电商与爱心旅游”的方式来助力当地脱贫。
“壹起邦”项目利用微信小程序,搭建公益性平台。通过认领当地特色柿子树和板栗树为出发点,吸引社会人士和企业前来爱心旅游,发展农产品电商。项目获得了湖北中钢联冶金工程有限公司、汉琼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他们纷纷通过平台认领当地的柿子树和板栗树,为精准扶贫、关爱留守贡献力量。
“壹起邦公益服务平台”项目入选武汉科技大学“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重点项目,最终获得“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业项目省级银奖。
科创公益项目带来的影响是持久的,从2018年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纷纷前往罗田县认领树木和爱心旅游,帮助了近百位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并计划2020年继续前往,将公益项目持续下去。